“鸿蒙开发与应用”微专业
微专业简介:“鸿蒙开发与应用”微专业是以软件工程为基础,融合信息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鸿蒙原生应用生态支持的微专业,是软件工程迈向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7门精心设计的课程,学生将掌握鸿蒙应用开发认知、实践及应用等技能。课程不仅注重理论学习,更强调实践应用,实践课程以真实场景(智慧医疗、智能驾驶等)为背景,学生在综合实践项目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无论你是工科生、理科生还是技术爱好者,这里都有你的舞台,让我们携手加入鸿蒙应用开发精英库,成为数字产业人才生力军!
01.培养目标
“鸿蒙开发与应用”微专业聚焦鸿蒙操作系统核心技术体系,面向国产操作系统生态的建设需求,服务国家新兴产业发展与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通过该微专业的系统学习,学生将系统掌握鸿蒙平台下移动应用、智能硬件、物联网等应用开发的主流技术路线与工程实践方法,具备基于鸿蒙平台独立完成真实项目开发的能力,能够胜任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下的软件开发与系统优化任务,成为具有良好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实践导向型技术人才。
对于完成“鸿蒙开发与应用”微专业课程学习并达到要求的学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守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注重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2)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掌握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应用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能够对鸿蒙应用开发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3)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大中型软件和鸿蒙系统应用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工作,解决复杂的软件工程和鸿蒙系统工程问题;(4)能够通过继续深造或其它学习途径更新鸿蒙相关技术知识,具有较好的持续学习能力,适应国产操作系统快速发展和行业技术变革的要求;(5)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在项目团队中分工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在全球多元文化环境下进行继续学习、融合及创新、创造活动,推动软件工程和鸿蒙系统的国际化发展。
鸿蒙开发应用场景
鸿蒙开发人才市场需求
02.课程模块
微专业联合华为协同开设,实施鸿蒙“基础能力—实践提升—场景实战”的递进式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双元师资教学队伍;落实能力本位认证制度,实现“提升高校学生就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本专业共设7门核心课程,在3个学期完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安排在课余时间,分别在学校教师、实验室、科研基地、企业工程现场等场所进行。
鸿蒙软硬结合技能教学课程&产业场景实战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考核 方式 | 开课 学期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践 | |||||
1 | 鸿蒙操作系统基础 | 1.5 | 24 | 24 | 0 | 线下考试 | 大二春季 |
2 | 鸿蒙应用开发基础 | 2.5 | 40 | 20 | 20 | 线下考试 | 大二春季 |
3 | 鸿蒙应用开发进阶 | 2.5 | 40 | 15 | 25 | 线下考试 | 大二春季 |
4 | 鸿蒙应用开发实战 | 2.5 | 40 | 10 | 30 | 实践项目 | 大三秋季 |
5 | 全场景智能寻检车APP开发实战 | 2 | 32 | 10 | 22 | 实践项目 | 大三秋季 |
6 | 智慧医疗项目实战 | 2 | 32 | 10 | 22 | 实践项目 | 大三春季 |
7 | 鸿蒙智慧车机开发实战 | 2 | 32 | 10 | 22 | 实践项目 | 大三春季 |
合计 | 15 | 240 | 99 | 141 |
课程介绍
1.鸿蒙操作系统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鸿蒙的发展背景、鸿蒙的生态和场景、鸿蒙的技术架构和技术栈、鸿蒙应用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和鸿蒙应用开发技能。
2.鸿蒙应用开发基础
本课程作为鸿蒙应用开发基础课程,主要围绕UI页面功能开发进行展开,课程全面介绍了鸿蒙操作系统,深入讲解ArkUI与Stage模型、ArkTS语法等基础知识,让学员掌握常用布局与组件、日志、导航栏组件、弹窗、动画等核心内容。同时,着重攻克基于MVVM模式的数据渲染和状态管理这一难点,通过大量实验操作,帮助学员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鸿蒙应用的基础开发,为后续进阶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鸿蒙应用开发进阶
本课程作为鸿蒙应用开发进阶课程,在基础课程UI开发已经学习完成的情况下,聚焦于鸿蒙应用开发的进阶技术。课程核心讲解通过Canvas自定义更加丰富的图形组件,深入探究数据管理、文件管理、网络通信、后台任务、并发、音视频多媒体开发等核心技术栈,并将这些技术与基础UI功能进行整合,以满足丰富多彩的应用开发需求。学员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升鸿蒙应用开发的综合能力,能够开发出功能更强大、体验更丰富的应用。
4.鸿蒙应用开发实战
本课程基于应用开发基础和应用开发进阶课程前提,围绕天气预报应用、集成华为认证服务的快捷登录、计算器应用(云函数版)、分布式菜谱、聊天通信应用、分布式计算器应用、电影卡片、智慧娱乐应用等项目案例进行实战开发讲解,中间会回顾一些UI开发基础知识点,同时穿插补充分布式、云函数、服务卡片、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等核心技术栈。
5.全场景智能寻检车APP开发实战
本课程专注于全场景智能寻检车APP的开发。从操控页面UI设计与实现入手,讲解常用UI组件的使用、样式定制和触摸事件的应用,通过实验让学员掌握基础UI界面搭建和组件交互实现。接着深入探讨摇杆设计与开发,包括组件剖析和交互逻辑实现,并通过实验将摇杆控制功能集成到应用中。然后学习TCP网络通信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通信功能测试。最后介绍华为云物联网平台集成,包括基础操作、通信协议解析和平台与小车的通信交互,并通过实验完成物联网平台集成测试。
6.智慧医疗项目实战
本课程基于健康护理综合实践平台,围绕家庭健康数据管理平台、健康打卡平台、手指屈伸复健系统三大应用场景展开综合实训。先介绍智能医疗的发展概述和OpenHarmony操作系统相关知识,展示智慧医疗项目流程图。随后通过红外测温、皮肤阻抗、心率等具体项目,深入讲解页面UI实现,包括布局和组件的使用,以及通信TCPSocket和关系型数据库RdbStore的应用。学员将通过实验掌握如何读取传感器数据,并通过TCP通信获取数据以及使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本地保存,从而开发出智慧医疗相关的鸿蒙应用。
7.鸿蒙智慧车机开发实战
基于OpenHarmony的车辆模型控制开发实践培养学生科技强国、技术立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熟练夯实OpenHarmony设备开发环境搭建、应用开发环境搭建等基础,熟悉OpenHarmony的轻量系统、标准系统涉及的常见硬件主板和芯片产品,并且掌握如何在OpenHarmony轻量系统上通过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车辆外设控制以及相关逻辑,熟练掌握车载应用APP软件的开发思路和流程,包括UI开发、网络开发、多媒体开发等核心技术,以及车载应用APP如何与嵌入式的车辆控制程序进行互联互通的核心技能。
03.团队师资力量
“鸿蒙开发与应用”微专业由学校具有丰富开发经验和工程背景骨干教师与多年耕耘于鸿蒙应用开发的企业资深高级架构师进行授课,他们将以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引领学生探索鸿蒙应用生态开发的奥秘。
04.招生对象及修读要求
招生对象
“鸿蒙开发与应用”微专业面向全校工科类专业的大二、大三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开放,择优选拔具有良好编程基础、较强自主学习能力与工程实践兴趣的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相关基础课程,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者优先考虑。
修读要求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纪记录,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2.具备一定高等数学基础,对智能时空信息工程的专业知识、应用领域以及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兴趣浓厚的学生优先。
3.根据报名情况,由微专业所在学院对申请参加微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择优录取。
4.参加微专业学习的学生,不变更主修专业学籍,学生管理仍由主修专业所在学院负责。
5.微专业的课程考核由微专业所在学院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安排和管理。
6.学生在修读微专业期间若主修专业受到退学警告及以上学籍问题,终止其微专业修读。微专业课程不及格者,可以参加该门课程的重修,重修须正常缴费。
7.微专业课程不及格,不影响主修专业的学籍、毕业与学位。学生如未获得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将不能获得微专业证书。已修微专业的课程,学校可出具成绩单,所修微专业课程学分可以申请转认通识选修课学分。
8.微专业学生的成绩单与学生主修专业的成绩单一起装入学生档案。
05.证书授予
学生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所有课程(共15学分)的学习,考核合格的由学校统一授予郑州轻工业大学“鸿蒙开发与应用”微专业证书。
06.报名时间及方法
报名方式
拟申请修读“鸿蒙开发与应用”微专业的学生请于2026年3月6日前完成报名:(1)郑州轻工业大学在籍的本科生需要将带有个人签名的郑州轻工业大学“鸿蒙开发与应用”微专业修读申请表(见附件1)交至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学院102办公室进行报名,学院审核通过后统一盖章。
联系人:刘老师、曾老师(电话0371-86609573)。
招生录取
经学校审查批准录取后,由微专业所在学院将录取通知单送达学生所在学院,由学生所在学院通知有关学生。
开课及缴纳课程费用
学生需在开课前统一缴纳课程费用,具体安排请以届时通知为准。微专业按学分收费,收费标准严格按照《郑州轻工业大学收费管理办法》文件(郑轻大[2024]5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